换一个角度看待留学申请被拒

所属专题:留学申请  来源:    要点:申请被拒  
编辑点评: 对于很多正在留学申请的同学来说,被申请的学校拒绝可真的是一件“悲剧”的事。可是,被拒真的是一件坏事吗?本文中作者来告诉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待留学申请被拒。

对于很多正在留学申请的同学来说,被申请的学校拒绝可真的是一件“悲剧”的事。可是,被拒真的如同所说的那样是一件坏事吗?本文中作者Beth Kissileff——曾任教于卡尔顿学院、史密斯学院、蒙特霍利约克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她将以一位申请者母亲的身份来告诉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待留学申请被拒。

我一直在想,如果家长能直接把自己多年打拼的经验灌输给孩子,那子女教育就会简单许多。只要孩子们听进去了,他们在年轻时就能“坐享其成”,收获许多本来他们这个年纪还不能明白的道理。但是,有许多事情又是必须得自己摸爬滚打才能学到的。

如果一定要我传授什么经验的话,我想要告诉正在申请大学的女儿:被拒绝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而我确实也这么跟她说了——申请,被拒,润色文书,继续申请其他学校,或者采用不同的申请策略。被拒绝不是坏事,我们不要去畏惧它。被拒绝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无论他多么成功、多么有才。

我女儿念高中时,一位艺术家受邀到学校与家长们谈话,她说自己提交申请的每九个艺术项目通常会有八个都被拒绝,往往只有一个能成功申请到。我想不是每位家长都真正理解她所说的话,毕竟在那位艺术家的个人网站上,不会罗列任何一条被拒的项目,我们看见的全都是光鲜的、成功的案例。也许对孩子来说,他们所了解的生活是那些网上被粉饰过的光鲜生活,他们不知道真实生活不存在数字化的修饰完善。我自己花了20年的时间才认识到,被拒绝只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如果我女儿能在17岁就明白了这点,实在够超前。

我在20岁出头就想成为一名作家,但就是因为担心被拒绝所以不敢多投稿。我也尝试过海投作品到《纽约客》,后来收到拒信,信里说并没有人和他们联络沟通要我写这篇作品。于是我认定自己不是个好作家,才华不足,但我没意识到,大多数《纽约客》的文章都是通过编辑约稿获取的,单靠海投就能被刊登或得到关注的真是少之又少,而我甚至都没想起还有许多其他杂志更愿意刊登不知名作家的文章。

尽管我一直坚持写作,但是20多岁到30多岁这段时间并没有投过很多稿件。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当时那点微不足道的一点努力被《纽约客》否定之后,我就没有再转投其他小一点的杂志。更重要的是,这一家杂志社拒绝我,不代表我就不能上写作课、不能找其他写手修改修改我的文章、不能继续我的梦想。幸好,我最终选择去明尼阿波利斯的文学学院继续我的写作生涯。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惭愧,自己年轻时竟然这么容易就气馁,不知为什么我那时候就铁了心认定:不能马上到达事业的巅峰就是失败,所以完全放弃发表梦想就来得更容易。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明白,第一次投稿被拒意味着你还要再投许多次,八次十次甚至更多,或许才能获得一次成功的发表。以我的经验,即便第一次不成功,孜孜不倦地尝试也没什么大不了。被拒绝不代表你就不是个好学生,或者你不配这里,只说明竞争很激烈,而且你需要更加努力。

我想,如果我女儿梦想中的学校给她发拒信,她也可以迟一点以转学生身份申请这个学校,当然她还可以这么想,无论在哪个学校她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用功学习就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名列前茅。成功的途径有很多,被哪所大学录取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最近我采访了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兼编剧Jonathan Ames,尽管他成名很早,但想靠写作为生还是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同时他还是一名业余拳击手,名号“鲱鱼传奇”,他鼻子骨折了都能毫无惧色戴好拳击手套登上拳击台,单凭这一点,我就很钦佩他。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就写道,我们成长成熟的任务就是“展现生命的不屈”。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不会轻而易举地被摘得,所以被拒绝并不是坏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东西,你会珍惜它,欣赏它,而不会理所当然地耗费掉。虽然我很想把我的经验智慧全部打包好告诉女儿,但我已经不可能再用勺子喂她吃东西了——她必须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上好这一课,因为她要学会自己长大。

>>点击查看留学申请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申请被拒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