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各侧其重 共展所长

所属专题:香港留学  来源:    要点:香港留学生活  
编辑点评: 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计划在香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在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对根据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卓越领域来硬性地把大学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论。

香港的大学扩展迅速

以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界,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创立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香港大学为标志;过渡阶段(20世纪60~80年代末),以香港中文大学为标志;突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1997年),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标志;巩固提高阶段(1997年至今)。在此期间,各校开展多重竞争。

具体说来,香港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87年,香港西医书院(港大前身)成立,标志香港高等教育开始。1911年3月,香港大学成立,是为香港第一所大学。不过,此后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直到1963年,香港的第二所大学即香港中文大学才正式成立。该校由新亚(1949年成立)、崇基(1951年成立)、联合(1956年成立)、逸夫(1986年成立)四间书院组成(近期又将新增两所书院)。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的高等院校只有三所,包括两所大学和一所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学院),仅仅能够为17~20岁这一年龄组别中不超过2% 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实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12000人的目标,1978年,香港政府在其发表的有关高中及大专以上教育发展白皮书中提出,港大和中大的在校本科生预期以每年3% 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这样的增长速度还是相当慢,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8%。

随着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进入过渡期,大批专业人士移民海外,引起港英政府对人才外流问题的担心。因此,在1989年,香港政府决定扩展高等教育,具体政策就是到1994~1995学年,要使18%的17~20岁年龄群的人口能够在香港的受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接受本科教育。由此,高等教育的迅速膨胀,不仅表现在在校学生数量的扩大,还表现在高等院校规格的提升和数量的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两所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学院及香港城市理工学院),以及另外两所受政府资助的大专以上学院(香港浸会学院及岭南学院)得到升格,更名为大学。

1989年10月,为满足大众需求、适应香港经济发展,港督提出加速高等教育发展计划。1991年,香港科技大学正式招生。该校明确宣布自己的使命在于推进香港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研究与发展;保证其亚太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由于香港科大的成立,加上1996年通过合并四所师范学院而成立的教育学院,从1989~1999年的短短10年内,受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数量已增加至8所。

截至2006年,上述八校是可以授予本科及以上学位的高等院校,它们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取得政府资助。这八所院校是香港大学(港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香港城市大学(城大)、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岭南大学(岭大)以及香港教育学院(教院)。这八所院校拥有各自的法例和依据这些法例而确定的管治架构,能够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享有管理各院校事务的自主权。

目前,这八所高等院校每年可招收大约14500名本科生,大约占相当于17~20岁这一年龄人口组别的18%。在同一年龄组别中,大概另有24%的适龄学生可以通过在社区学院入读副学士课程、就读职业训练局辖下之专业教育学院以及出国留学来接受高等教育。

大学角色各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纷纷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例如,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1996年提出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科研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枢纽,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东方波士顿”的宏大计划。其主要目标是要把当地的两所公立大学,即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发展成为可以与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媲美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受到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等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所推行的类似政策的影响,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也强调在香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不过,在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对根据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卓越领域来硬性地把大学区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论。

尽管社会上对大学角色和功能区分或分工的问题存在分歧,教资会还是在2004年1月发表了一份关于香港高等院校进行角色区分的报告书,题目是《香港高等教育:共展所长,与时俱进》。该报告书指出,“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高等教育工作绝不能重叠。此外,鉴于政府财政紧拙的情况,我们更须非常有效地运用公帑,使整个高等教育界尽管面对财赤困难,仍能有所发展。因此,教资会必须与八所院校通力合作,尽量提升高等教育界的效益。”

报告书认为,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倚赖3个核心因素,即表现、使命和分工。据此,教资会在报告书中明确指出,各院校需要订立其长远发展策略及计划,并且需要巩固和发展各自的角色和功能。而教资会则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加强其在高等教育界的政策制定和规划的角色。

报告书对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认为应该朝着以下3个主要方向发展:教学方面,院校内部及各院校之间应加强合作,以免课程内容出现不能持续的互相重叠情况;容许学生报读互有关联的课程。研究方面,院校内部及各院校之间需要更紧密合作,建立规模更大的研究组,进行更集中的研究计划。非学术上的运作方面,各院校须把握每一个机会,尽量争取合作、重整业务运作流程和运用外判服务。

每所大学都应该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确立其独特的角色。为了确保各院校更合宜地扮演各自的特定功能和角色,教资会在2005~2008年的拨款年度推出了一项新的拨款机制,即拨款与院校的表现和角色挂钩的机制,被确认为未能履行其特定角色的大学将会被削减高达10%的经费。2004年,教资会还成立一个总额为2.03亿港元的重组及协作基金。成立该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八所院校的主动性,促使院校之间通过更深入合作的模式,务求使政府的经费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更合理和更有价值的运用。基金首轮申请的评审工作已于2004年9月完成,有6项建议获得资助,有关资助额共为5100万港元。而第二轮的申请亦已于2005年初展开。

在角色区分政策下,八所院校都对自己的功能和角色有了划分。

在上述八校中,港大、中大、科大分别是香港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其中,港大成立时间最早,比较多地继承了英国大学的传统,而中大、科大则更多具备美国大学的特色。

丰富生源重点在内地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在近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香港亦在过去10年间加强了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关注。

对于香港高等教育来说,国际化的概念至少可以从招收的生源以及与外界合作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是增加大学内非本地或国际学生的比重,也就是说,香港的院校吸收更多来自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学生。在2003~2004年度,有2871名非本地学生入读香港的八所受政府资助的院校,占香港各院校学生总数的4%。这些非本地学生当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内地,达到2536人,占所有香港非本地大学生的88%。而在2536名中国内地学生当中,有1729名学生修读研究院的课程,另有908名修读本科课程。

香港各大学对招收非本地学生非常积极,它们通过提供高额奖学金等方法来吸引非本地学生。例如,理工大以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形式,来吸引外国留学生。中大更明确表示,在未来五年内要将大学内非本地或国际学生的比例增加至占该校总学生数的四分之一。香港各大学非本地生的主要来源地是中国内地。事实上,香港各大学一直将重点放在吸引来自中国内地的优异本科生和研究生上,例如城大研究生当中逾30%来自中国内地。为了吸收内地优秀生源,部分香港院校,如中大和城大已经加入了内地大学统一招生计划。

另一方面,香港各高校亦着眼于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开拓高等教育服务市场。部分香港高校积极与中国内地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欲在中国的庞大市场内,共同提供自费的授课式硕士课程。2004年,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香港与中国内地合办的高等教育课程共有22个,涉及的香港高校包括港大、中大、科大以及理大。

香港八所大学的角色

在香港,港大、中大主要强调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医学等领域,并提供更广泛的教研项目。

科大则在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商业等学科之研究发展之外,同时着重在人文学科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广博的知识。

理大、城大则为本科生和部分副学位学生提供专业导向课程。

浸大主要提供一定范围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院课程。

岭大注重在人文学科课程方面寻求专业化。

教院主要为在职前及在职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和发展的课程。

>>点击查看香港留学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香港留学生活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