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申请案例:宾州州立大学录取:生命科学专业博士申请【2013】

所属专题:留学申请经验精选  来源:    要点:滨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录取案例  
编辑点评: X同学是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她的基本成绩情况如下:GPA:3.65,GRE:321,TOEFL:106,之后,她相继获得了滨州州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和密歇根州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学博士的录取通知。 通过她的案例,也让我们明白了: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But if you try sometime, you may just get what you need.

X同学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专业

基本成绩:GPA 3.65 ,GRE 321,TOEFL 106

工作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几个Research

录取院校: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密歇根州大学安娜堡分校生物学博士生物PHD

这个学期又回到了久违的每天在实验室搬砖的辛苦生活,但比起以前那种沉静中快要疯狂的日子,现在的我似乎平静很多,也快乐很多。每个做生物的学生似乎都会或多或少地被那种劝退狂潮中的理由所影响到,第一次经历这种纠结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个实验室,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但过了两年,突然抬起头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第二次纠结,居然就是到了最关键的申请的那个学期。在考完GT之后,在完成暑期实习之后,生活开始完全脱线。也许我一直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当时加实验室的时候是因为受到了邀请的邮件,就觉得很投缘。我不记得很具体的搬砖生活,只记得在凌晨两三点的灯光下看静园边上的桃花和图书馆边的银杏,那种如梦境中的美景,大概就是我关于实验室生活的记忆。

其实我从很久前就开始紧张,就觉得自己的东西一团糟,没有结果。有客观的缺乏指导和引领的因素,也有自己缺乏好奇心,也缺乏与实验室其他人沟通能力的问题。但其实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做的顺的是天赋是刻苦也是运气,而我哪怕没有得到data,也得到了training,我的时光已经得到了最好的报酬。真正艰难的部分应该是关于摆正自己的位置吧,这是一个人在自己职业选择时应该考虑清楚的问题。前两天看到了如下一段话,我想也许是选择申请生物PHD的人应该考虑清楚的:

在商业社会做science的真的得有下面四种mentality之一才行:

1>我就要成功既然我是科学家我就一定要在科学上出人头地

2>这个东西太好玩了,我就要继续玩

3>做science很惬意

4>我做的是真正的fundamental science,现在不和你们比拼眼球吸引力,咱们500年后看谁挂墙上

作为一个感性远大于理性的人,我觉得自己和生物的唯一关联就是细腻和理解能力了吧,实在是缺乏竞争心、创造力和独立性。但是感性又如何,节奏慢又如何,我不求出人头地,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格物致知和修身养性,做不那么boring的事情。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一个小地方有所建树,总还是办得到的。只是看似很简单的事情,接受起来的时候真是困难。正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进化法则:你要竭力奔跑以便停留在原地。有的时候真是太难淡定,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每天用来休息的时间都会在心底计算一遍,某一天学术的时间不够都难以入睡。但那样的奔跑只是为了你以为存在的观众,但人生何尝有观众,你只需要自己来接受,自己来肯定。于是无论你在哪个位置,都要给自己跑下去的理由。

申请选择

这就像是在商场里买东西一样,服务是一件商品,你觉得价格合不合适取决于你对它的价值定位。对于我而言,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就是想要用这些钱为我的人生上个保险,让我的叛逆和纠结肯定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所以我完全是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有一个日程,一个期限,一个指导,一个保证。

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像我一样,在申请前特别讨厌自己的研究经历,对讲过几遍的ppt和data再也不想去看一眼,觉得它们乱的完全不成章法,完全没有可讲性。头脑风暴迫使我去面对它,老师的经验给了一个特别好的叙述它的点和纲领。我不知道如果是一个人自己去想,需要多少时间去做,但以我当时的心情,我肯定做不到。同时,我也特别没有自信去和老师交流要推荐信,那个时候我就是觉得我低一次头就太痛苦,我不要去做,哪怕结果是什么(而且写推荐信这方面姜老师让我觉得特别赞叹,我当时看到第一遍就觉得完全难以改动什么了)。总而言之,我和老师一点一点去克服这些事情,把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安排好。我觉得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就像是在做一次长期的心理咨询。

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需要,对我来说,我很感谢我能完全享受我任性叛逆和脱轨的一个学期,能够跳出来看看自己在干什么,我能做到什么,我想要什么,在这一切的基础上,我应该如何迎接成功和失败。同时,老师和团队保证我一切大致在正轨上,我在什么点必须要做什么事情。

申请反思

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知道学校的需求其实很重要。这个学校一般招多少人,去年招了多少,缺不缺人,对中国人友不友好,是committee招生还是教授招生。当然这些问题如果你是科研大牛,一切都不用考虑,你只要考虑你喜欢的方向就好。但我想还是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不一定是有短板,但是在科研上,虽然做了很久,但也没有系统性的成果,没有特别很强的气场。那花点时间问问在那边的师兄师姐,了解了解,再选学校会比较好。

寒假的时候看豪斯医生,看到一句话,现在觉得特适合来总结我的申请学期: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But if you try sometime, you may just get what you need. 

我想也许在实验室的一两年里,我遇见的事情有偶然,比如师姐和搭档都接二连三出国了,我又刚好在最需要热情的时刻有些倦怠,再还没缓和好关系的时候就出国做了三个月。但这些偶然和在一起,其实是必然,我的个性,我不care结果,我不喜欢汇报工作,我情绪化,我爱走极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问题,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所以哪怕我可以拼了命工作,可以喝咖啡到自己觉得要心脏病发,可以熬夜几天做实验做到鼻血直流,但仍然不是真正地在付出,不是在有效率的付出。做科研永远不是你在做就好,你可以休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谁不想去名校,去六大,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下决心拼命就可以。我可以告诉自己,哪怕我蒙混过了这两年,我碰巧遇到了一个好课题,我碰巧一直顺风顺水地去了特别好的一个地方,总有一天我也会露馅,总有一天我也会忍受不了自己的日子。齐大非偶,所以哪怕难免羡慕,也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在独特的位置看到的独特的风景。

>>点击查看留学申请经验精选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滨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录取案例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