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英国访谈:留英时装设计师的建议

所属专题:艺术生留学  来源:    要点:英国留学生活  
编辑点评: 近年来,留学英国攻读时装设计类专业的中国同学日益增多。那么,作为也想留学英国攻读时装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曾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的华人设计师杜旸对大家的建议吧。

近年来,英国攻读时装设计类专业的中国同学日益增多。而今天,记者也有幸采访了曾在圣马丁艺术学院的华人设计师杜旸。如今的杜旸不但有了自己的品牌,也已经连续四次参与伦敦时装周。

记者:你在本届伦敦时装周上的作品名为“Three Times Lucky”,风格似乎延续了上一季的主题?

杜旸:延续上一季是在图案设计方面,主要因为上一季的很多作品是一片片拼起来的。这样的设计做起来比较消耗精力和时间,而且虽然很多人喜欢,但是价格水准比较高。所以,这一季我把好多受欢迎的图案放在冬天常用的针织羊绒衫上。

“Three Times Lucky”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友情的力量和资助—在我最苦难的时候遇到一位好朋友,因为当时他亲了我脸颊三次。在他的鼓励下我才走上这个舞台,申请了“新锐设计师赞助计划”(Newgen,即New Generation Designer),能够继续做下去。

记者:最近几年伦敦时装周上华人的面孔越来越多,除了英国华人,还有来自中国的,你认为这种趋势是出于什么原因?

杜旸:不光伦敦时装周是这样,纽约时装周也是如此。当然,纽约有很多出生在美国的华裔设计师。我觉得这种现象挺正常的,因为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大家在对外和对内的认识中逐渐有了更强大的自我意识。不管是设计行业还是其它行业,中国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所以他们自然希望能够走出来展示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记者:你未来打算继续在英国发展,一届一届参与伦敦时装周吗?

杜旸:顺其自然吧,只能是每一天都做好该做的事情。我觉得,最幸运的是能够在英国和中国两地走,可以多回中国做一些事情。我曾经在回国的时候重返母校,给大家做讲座、交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带给师弟、师妹们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也要看发展的情况,能够在国内做一些事情最好,因为自己血脉的东西不能丢掉。

记者:你最近参与了伦敦历史悠久的百货公司Selfridges的设计新世代橱窗设计展计划?

杜旸:这个项目一共选出了21位设计师参与,我是其中的一位。展览也有平面设计、舞台设计等方面。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也很幸运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记者:你设计的时装受到了一些英国乃至欧美一些名人的关注,也有两岸三地的明星穿过你的衣服,他们都是在时装周上发现你的吗?

杜旸:英国或者欧洲的歌手、明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造型设计师。她们的造型师如果看中了什么作品,就会联系我的PR负责人。伦敦的时尚圈实际上并不大,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大家都会知道。

比如,英国歌手Marina and the Diamonds几乎穿过我设计的所有服装。中国或香港的名人可能是看到这边的报道,像郑秀文和杨千嬅也对我的河马装非常感兴趣。可能主要因为这些衣服比较特别,穿上之后能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所以她们会喜欢。

记者:主流媒体在报道这些名人衣着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背后的设计师是华人?

杜旸:可能他们不一定先知道我是华人,更多是看设计本身。我觉得设计本身就在为自己说话。我认识的朋友中,很少有人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才找到我,而是后来才发现我是华人。

了解我是华人之后,有人会觉得有道理,因为这些大胆的色彩和天马行空的想法好像只有中国人或者亚洲人才可能具备。好多人以为我是日本人。这些对我来说不重要,但是当他们跟我面对面的时候会提到我是中国人,那种时候我会觉得很特别、很骄傲。

记者:对师弟师妹们来说,你是一位很好的榜样。

杜旸:我现在还不能算成功,但是我坚持走了下来,走到现在这一步很不容易,也很幸运。我觉得,人成功需要很多元素,都不能缺少。有着名设计师说过,成功靠的是1%的幸运,99%靠辛勤努力。这很有道理,但是没有这种幸运也不可能成功。

记者:你在事业上有什么更高的理想吗?

杜旸:我希望能够做得稍微轻松一点,在做好自己品牌的同时也能够多走一些地方、画好多画。

记者:你对学设计的华人、华裔青年人有什么建议吗?

杜旸:我身边有好多学设计的中国学生。我觉得上学的同时,如果利用英国的文化氛围去多多感受一下这里生活、艺术、教育等各方面,去陶冶自己的情操,那么,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会在你的生命中留有痕迹。同时,也不要放弃自己是中国人那些宝贵的文化传统。我认为,只有这两点结合在一起,一个中国人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成功。

>>点击查看艺术生留学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英国留学生活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