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这样绽放自己:一个勇闯世界顶尖商学院女孩的精彩人生(13)

所属专题:我就这样绽放自己  来源:沪江留学网    要点:我就这样绽放自己  
编辑点评: 从1999年读大学到现在,一晃已是十多年,看起来和同辈人一样都经历了读书、工作、结婚等相似的过程,但我深深觉得每个人生活质地的构成与独特经验的积累,其实都来自那些你计划外的事以及你与世界互动中每一步的主动选择:比如去哪里读书,干什么工作,与谁结婚等等。我就这样绽放自己,告诉你一个勇闯世界顶尖商学院女孩的精彩人生。

第三章:破茧而出,自由无边

亦舒总结得真是到位:一切的一切,皆只因世面见得少。

X Challenge——必经的通宵磨炼

北美商学院两年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学生挑战赛,名号经常是X Challenge,有些是学校自己组织的,有些是公司赞助的,有些是区域性的,也有些是全球性的。主题从创业计划、案例分析、股票投资、扑克游戏等等不一而足。基本都是学生自由组队报名参加,学校把各种信息下放到社团,由学生干部自己组织淘汰或选拔。

刚进校的时候,一方面我也怀着找工作的实用主义,另一方面也确实时间不够用,没有怎么过多关注这些比赛的信息。到了第二个月,比赛信息自动涌进我的邮箱,如洪水猛兽之势般挡也挡不住。一时间,我的邮箱里每天都能有新的比赛冒出来:Deloitte Case Challenge(德勤案例分析大赛),Credit Suisse M&A Challenge(瑞信企业并购大赛),New Venture Challenge(校际创业大赛),US Stock Pitch Challenge(全美股票投资大赛)……我叹一气,觉得芝大商学院的院训“Challenge Everything”还真是应景。

看得多了,我也有点蠢蠢欲动,后来也报名参加了两个比赛IPO Challenge(企业上市模拟大赛)和Global Business Challenge(全球商业案例大赛)。事后我觉得上一届师兄给我的忠告太在理了:“甭管得不得奖,也别不好意思,来了就总要挑一个去参加一下,不说是要如何完整你的商学院经历,主要咱得时常给自己创造个机会,拉出来溜溜。”

我和三个中国同学组队,报名参加的第一个企业上市模拟大赛可以说是每年一年级新生里参与人数最多的比赛,一届550人中有300多人参加,主要因为投资银行是当时同学们找工作的首要方向,而上市又是投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大家初来乍到,都想通过大赛顺便了解一下流程。比赛历时一个周末,周五早上投行俱乐部通过邮件统一发题,各团队有24小时时间作模型、写报告和排练,周六全天开始抽签轮流进行各团队上台演讲,名次于周日上午决出。前两名将代表学院继续进入全美范围内角逐。

周五晚上商学院整栋楼灯火通明,所有的供小组学习的房间都被预订一空,大家都在紧张地讨论和分配工作。一昼夜的时间毫无宽裕可言,从厚厚一本公司简介开始研究战略,制定方案,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到准备演讲稿有无数的任务要完成;加上还是和几个同学首次合作,彼此还要熟悉风格,最后还得统筹格式和准备预演,大家都一阵手忙脚乱。到了半夜,整个楼里又开始洋溢起披萨的风味,原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叫了外卖。这会儿到了最紧张的时刻,大家都尽量想在午夜前得出基本估值方案,至少可以留出几小时睡眠,省得周六演说万一抽到靠前的话没了力气。但工作量还是比想象中大出许多,我的记忆中没有小组在午夜前完成任务,大家基本上都通宵作业了。我和队员们工作到凌晨四点左右,才差不多大功告成,这时候我已经都睁不开眼了。两位男同学很绅士地送我们两位女生先回去睡一会儿,他们中一位留着继续调整格式,另一位队长开始准备演讲的材料和任务分配。我睡到大概七点半,收到通知,我们组被安排在周六中午12点开讲。

队长让我们九点整再次回到学院集合,再看一遍材料做出最终稿,十点钟送去打印,并开始分配每个人的演讲部分。这基本上是大家入校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不免都有些紧张。几位队友水平都很高,我们总体顺利完成,发挥得不错,也顶住了评委团的犀利提问。虽然我们并没有入围前两名,但这次体验使大家对投行工作有了一个实际性的亲身体验,而且着实通过演讲给自己壮了壮胆,不用说还有通宵工作后的团队情谊自然过硬。

后来我又和两位美国女生组队参加了一次全球案例分析比赛,还主动担纲作了队长,异常兴奋。然而美国同学比中国同学难管多了,发散性思维一旦漫无边际地聊开去,收也收不住。我常常扮演恶人,告诉她们时间到了,该各自去干活了。这个比赛历时比较长,有三周时间可以调查研究,但通宵达旦是总也少不了的。有一次,我们在一位美国女孩家中讨论,结果硬是让她俩从严肃的商业话题演变成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令人哭笑不得。虽然那一天晚上对比赛案例分析上毫无突破,但几个人关系确实拉近了一大截,不再那么停于表面。在与她们亲密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中美两地教育习惯对人的能力形成的巨大差异,她们总是赞叹我分析和结构化问题的能力,而她们无边的想象和创意一边让我摸不着头脑,一边却总能让案例的方案呈现柳暗花明的一面。我们的案例是帮一家有机食品公司重塑品牌,使之起死回生。有机与环保这类题材总能激起美国人民很大的热情,与我在一旁奋力从各种数据里找出论证的关键和探索可开发的新市场的角度不同,另两位美国队友则对如何提出一个环保标语和设计环保的运输路线情有独钟。她们一致反对我那全盘以数字为基础而过于理性的报告。我无奈之中,只能大幅修改,加入了许多她们提出的、当时在我看来并不重要的“软性”内容。

报名参赛的时候我纯粹是为了参与,想多了解一下美国的咨询公司运作,从来没有抱着可以在美国获奖的念头。然而使我吃惊的是,最后我们胜出(取得芝加哥地区季军)。全靠了她俩富有激情的演讲和有创意的低碳举措打动了评委团。那一天,我收到了来美后第一张由别人付给我的个人支票,五百大洋!所以,我日后遇到学弟学妹们,也常鼓励他们参加这些比赛,不试怎么知道?大胆拥抱意外,生活中永远有惊喜。

商学院毕业后自己实际做咨询顾问的经历印证了当初的比赛结果。我已不再坚持100%靠逻辑来以理服人的理念,以情动人这项能力我慢慢意识到实在更难习得,而这往往也是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有效的。毕竟,我们需要说服的就是人这么一种复杂而满怀情感的动物。

>>点击查看我就这样绽放自己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我就这样绽放自己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