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确是存在着跟风的现象,继“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孩子”风靡网络之后,“中国式名校情结”出现了。据《武汉晚报》报道,每年世界大学的各种排名出炉,总会牵动众多准留学和家长的心,中国学生在申请学校时,往往希望所申请的学校规模要大,学校要有名气。“名校情结”是中国留学生和家长挥之不去的美丽梦想。
不仅在申请国外大学时,中国学生有“名校情结”,选择国内大学也同样如此。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名校情结”其实是跟风行为在内心的反应,其折射出中国学生普遍缺失独立选择大学的能力。
中国学生缺失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的能力,首先源自于学生对自己兴趣的茫然,他们不能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和自身的实际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现行的教育下,中学生很难有时间去尝试更多可能性,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每个人都能从彼此的身上看到自己:不停地做题、考试,奔赴考场,争取“漂亮”的分数。
在这样以考试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中国学生就算有时间思考未来想做什么,也会立刻被这样的念头打回去,“等过完高考再说吧”。而老师和家长也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高考”。于是,等到填报志愿时,学生迷茫了,想想自己,不知道自己兴趣是什么,看看纸上的学校和专业,不清楚他们具体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这时候,名校就彰显其作用了,一份学校排名表就必不可少了。清华北大,如雷贯耳,选了准没错,不行就人大、复旦……在对自己、对学校很茫然的情况下,一所学校的排名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重要依据。
中国学生缺失独立选择大学的能力,还与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思维有关。我们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提倡死记硬背和服从权威,不提倡学生对课本知识、现成结论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质疑,自由阐述,形成自己的观点。
近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训练。
缺乏批判思维,使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服从权威,服从一些机构、组织发布的大学排名情况,也服从社会对名校的普遍认识:那里意味着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进入名校将意味着成功。于是他们对名校、对大学排行榜深信不疑。
这当然就导致了对名校一拥而上的跟风行为。而在内心上,则成了对名校的“情结”,因为名校是被权威,也被社会大众所肯定的,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如此来看,报道中提到的那位武汉某高中生对排名100名开外的霍夫斯塔拉大学失望就不难理解了。而他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他们的理论一无所知,也可以看出,他的专业选择也是对“名专业”的跟风而已,其原理与对名校的跟风并无二致。申请大学不仅仅是跟风,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