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在美已两年多了,我们想去看儿子,儿子发了邀请信,按照程序,马里兰大学也开出了邀请函。我们根据要求,先在公安局申领了出国护照,并预约到上午9:00的签证时间。
我以前出过国,但都是短期的,因公开会、培训或旅游,签证都是专门机构给办的,但美国始终没去过。早听说,赴美签证比较难。没办法,谁让人家经济发达呢,怕咱们这第三世界人员有移民倾向。
模拟训练
为了能顺利通过赴美签证,儿子在家为我们设计了20道题,诸如:你儿子在美国申请绿卡了吗?儿子刚回来过,为什么还要去呀?……,并要求我们把相应的材料备齐,比如,房产证明,每月在银行领工资的凭据,在单位的请假证明,与儿子合影的相关照片,儿子的出国签证复印件,儿子留学的I.20表…‥,足足搞了两大本。儿子按照顺序,给这两本资料一一加了标贴,以方便我们面对签证官时能迅速拿出,给人家一个好印象。并告诉我网上流传的5C,即 confident(自信)、clear(清晰)、concise(精炼)、convincing(合理)、creative(创造性)。
儿子在家时,我和我老伴儿就进行了严格训练:先是对20道题如何回答得比较合理、圆满进行了分析,并将答案背诵,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接着是对会见签证官的礼仪进行演练;再就是对进入签证大厅后,如何通过安检,如何递交护照和交费单排队,如何按手印,以及最后排队签证进行了详细讲解。起初几天,我俩操练的十分认真。后来,儿子赴美后,我们就渐渐懒惰起来,每天也不练了。
临近签证了,儿子和我们进行了QQ视频对话,对我们签证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由于懈怠,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结结巴巴的现象,且有些答案不严谨。特别指出我,如果不认真,签证通不过很可能就出在我身上。并告诉我,这几天他从网上看到的赴美探亲签证被拒的相关信息。
面对儿子的严厉批评,使我不得不重视起来,每天除上班外,回家主动找老伴儿积极练习。那几天晚上,我们反复模拟签证现场,互为对方的签证官和申请人,一遍遍的进行提问,纠正对方的不当礼仪和答案。入睡前,在床上还要再练习一遍。有天晚上,我做梦还梦到了面对签证官见面的情形。
迎接实战
面签日还是匆匆地来到了。那天清晨,我们带上所准备的资料,为确保9:00前能赶到,7:30就乘TAXI出发了。那天,天气特别冷,西北风嗖嗖的刮着。大约40分钟我们就到了美国大使馆,一看时间还早,就到美国大使馆签证处的对面“出境签证服务大厅”先等一等,从服务大厅的玻璃往外瞧,看到赴美签证处安检大厅的门前,足足有一百多人。
我们在“服务大厅”先坐下,环顾里边,早已是人头攒动,根据儿子先前的提醒,我们在服务台花10元钱租了个储物柜,把手机和一些签证不用的物品暂存了下来。随后上到二楼,确认了将来领取或邮寄护照的手续办理处。由于时间尚早,办理处工作人员还没上班,我只好站在门外看办理手续的相关说明。
当墙上的挂钟指向8:40时,我俩离开“服务大厅”,迎着嗖嗖的冷风,去马路对面的安检大厅前排队。进签证大厅前,首先要通过安检。为了使安检有序进行,安检大厅的玻璃门前有人守着,一次仅放进去十几个人,其余的人都在那儿排队等候,当叫到自己的时段时,再依次鱼贯而入。
当我们进入安检大厅时,在门边专门有一个检查登记时段的工作人员,按照我们递上的护照,和他的登记底单逐一对照,找到和其一致的名字后,画上√后,用手一指,让我们去旁边安检。
安检和乘坐飞机时的程序基本一样,携带的手袋或包放在传送带上,穿过黑匣子进行检测。只是在传送带旁还放了许多存放诸如手机、打火机的长方形托盘,托盘上有许多贴有标号的小格子;当有人把手机等物品放进去时,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个标牌,以便签证完毕后查对领回。这种服务据说是免费的。我们事先已把有关物品存在了“服务大厅”,所以直接从安检门走了出来,也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心情非常惬意。
出了安检大厅,走约10米的露天甬道,就进了外表是米色的签证大厅。按照儿子教我们的程序,要排三个队。先是排队交护照和签证费收据。这是一个单对,我看到大约五六十人的队伍在签证大厅里绕了一个长蛇形;交护照和签证费收据的窗口有3个;按手印的窗口有3个,真正的签证窗口有5个;交护照和签证费收据的队伍是一长队,只是快到窗口前时,工作人员再分配相关人员到各个窗口。足足排了二十分钟,才轮到我们,收我们护照和缴费收据的是一个中国女职员,听我们简要的说明了要一起签的愿望后,看了一下我们的护照,收了我们的缴费单,在电脑上的键盘上敲了几下后,随手递给我们一个“绿红”的牌子,手一挥说:“去那边排队按手印”。这个牌子像信封大小,两种颜色从中间分开,一面用中文写着两个白颜色的字:“绿红” 。
搞定签证
按手印的队伍是按照刚才发的各种牌子来站队的。牌子有:粉白的,红蓝的,绿红的,黑白的等等,大概有十多种,十几条短队长短不齐。按手印的队伍是纵队横着走的,当工作人员叫到某种颜色时,比如“粉黄”,该队的人就会蠕动起来,按照指定的窗口继续排队等着按手印。
等了半个多后,“绿红”,工作人员的叫声使我欣喜起来,赶快归队去按手印。在按手印的窗口,我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外国胖老太太,在玻璃窗后面熟练的操作者电脑。我以前没按过手印,就盯着我们前面的一家子,看他们是怎么进行的。老伴儿拉了我一下衣角,指了指窗口外所贴的“须知”,我才看到那上边用图形把如何按手印的方法简明扼要的介绍清楚了,即“先按右手,再按左手,后按双拇指”。轮到我按时,窗口前的服务小姐又重述了一遍方法,我就机械的按照要求把手在传感器的屏幕上换来换去,玻璃窗后面的白发老太太盯着电脑屏幕,右手不时地敲一下键盘。最后抬起白种人特有的大脑壳,说声“OK”。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到签证窗口签证了,要我们拿好“绿红”色牌子,去签证队伍中排队。
“绿红”的叫声再一次响起,我们的窗口是签证大厅最靠边的位置,里边坐着一位像是亚洲人的女胖签证官,她上身穿着一件白T恤,面色严肃。我们前边的一家子,四人一起挤在签证窗口,签证官一一看了一下,大约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他们就高兴的退下来。肯定是过了。轮到我们了,我看见签证官拿着我老伴儿的护照,照片冲外,用生硬的中国话叫到“王萍”,我俩一起走上前去,迅速的把准备的资料在签证官前面的窗台上铺开。签证官冷冷的甩出一句话:“干嘛去?”我老伴儿沉着的答道“探亲,看儿子”。我赶紧把准备的邀请信、邀请函,全家合影的照片从资料夹里抽了出来,通过像银行里取款递存折一样的小凹槽送进去,两眼注视着签证官。
签证官拿起我们的资料扫了一眼,迅速的在电脑上敲着什么。突然,她把声音提高了八度:“JACK”。这一声着实让我紧张了起来,顿时不知所措。因为我知道,她要说英语,我这点底子根本不是个儿,听不懂不就误事儿吗!正思索间,从签证官的隔壁来了一个非常魁梧的先生,一看相貌,不用说一定是标准的老外。只见我面前的签证官,把我们的护照迅速收起来,放在旁边的文件筐里,顺手从电脑桌上另外的文件筐中,拿出两张淡蓝色的纸,随同我们递上的资料及照片一起推入凹槽中,我老伴儿迅速拣了出来,先瞧淡蓝色的纸,上写着“护照邮寄通知单”。
根据儿子告诉我们的经验,这就是通过了,要我们去“出境签证服务大厅”办理邮寄手续。我把相关的资料都收起来,拿到旁边整理起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仔细一想,前后不到两分钟。我们在“服务大厅”,办了自提业务,交了21元钱,一切就算办完了。我取出手机,迅速给远在华盛顿的儿子拨了个电话。已是华盛顿晚上10:36了,他没有睡,一直在等着消息呢!
当我们走出“服务大厅”,感觉天气晴朗了许多,风似乎小了,也不太冷了。坐在出租车上一回想,我的赴美签证其实不难,在家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到签证处就是排队、排队、再排队,仅此而已。面对签证官,我一句话还没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