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的形势下,中国留学生赴英读书的人数却逐年大幅增加。目前,中国学生已成为英国高校最大的留学群体之一。一些排名靠前高校的热门院系中,中国留学生“扎堆”的现象自然尤为普遍。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数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中国内地在英留学生超过60000人,比上一年涨幅高达20%,同时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有预测称,2011年中国留学生人数还将增加。
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金融与银行(Financial and Banking)专业中,中国留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至90%;而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国际传媒(Global Media)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就读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时尚营销专业(Fashion Marketing)的中国学生同样也超过了1/10,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此外,在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读预科的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到了1/5,在安博赛思(Embassy CES)语言学校的中级英语某教学班中,中国学生也占到了将近50%。
在英国高校开学迎新的季节中,中国留学生“扎堆”的现象及其利弊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说中文比说英文还多?
就读于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预科的声声同学,刚到英国4天,按说应该是忙着适应环境,多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可她却表示“这几天说的中文比英文还多”。
这个现象并非偶然,来自成都的政政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大学,为了尽快适应留学生活,她提早一个多月来学校就读Pre-sessional的课程。可除了课堂上用到英语,下了课说的全是中文。“上课的时候乌泱泱一片全是黑头发的中国人。”
中国留学生过多的现象对语言提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长期和中国学生的相处,导致英语水平提高速度大幅降低。
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Alice说,班上的中国同学太多,每次专业课小组讨论时,几乎可以直接用中文交流。甚至有时候,老外还会“受到歧视”,“经常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旁边几个老外听半天听不懂,只能很郁闷地走开。”
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上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同样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Clo表示,尽管预料到学校会有很多中国人,“但没想到几乎整个寝室都是中国人,现在基本都是讲中文了。”
人在中国堆 身心不由己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留学生对中国人过多导致的“扎堆”现象都有清楚的认识,这其中的利弊大家也心中有数。但是,大多数同学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避免其负面影响。只能听之任之,最终接受这个事实。
来自山西的Becky就读于被称为“伦敦贵族语言学校”的安博赛思(Embassy CES)。起初,她刻意多和一些外国同学接触,还与泰国同学一起合租房子。为的就是给自己创造语言环境,强迫自己每天练习英语。但是,生活习惯的差异让两人都“住得不舒服”。最终,Becky只能搬出来“和一屋子中国人住一起”。
即将毕业的Pie,是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大学市场专业的研究生,自称“宅男”的他,来英国后“宅”的更彻底了。因为“每天就和中国人混在一起,社交圈就那么大,根本不可能认识老外。”久而久之,“宅”就成了Pie的生活常态。像Pie这样的留学生活,许多同学都经历过。
甚至有人在网上论坛高呼“我这是在英国读书还是在中国读书呢?”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从心理学上来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相似以往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相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导致中国留学生更轻易地选择和同胞在一起相处。现如今,英国遍地的中国餐馆,大大小小的中国超市。走在街上,三五不时的能看到黑头发、黄皮肤、说着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这让留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再加上网络的发达,一台电脑宅一天成了很多留学生的生活写实。而浏览器上打开的最多的都是中文网站。
措施不得力 提高靠自己
随着英国大幅提高本国学生的学费,各个高校也在积极扩张非欧盟地区的招生。也就是说,中国人“扎堆”的现象只会有增无减。但是,很多高校却并未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这一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采访中,大多数学生表示,学校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也有些同学表示,在课堂讨论时,老师会刻意分开同国籍的学生,“但是那么多中国人,分来分去都会有好几个在同一组的。”
留学市场向来是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大把大把赚取国际学生缴纳的英镑的同时,英方是否也需要考虑国际学生“过度拥挤”导致高等教育水平降低的现实问题呢?作为中国留学生自身,选择留学本身也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与其将自己抛在“中国堆儿”里,过着和国内不无两样的生活,倒不如,适度走出去,不断尝试接触各国不同文化。或许你会发现,除了扬州炒饭,墨西哥肉卷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