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不买一辆车还真不好出门,尤其是在学校外居住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找一个方便及时的交通工具了。本文系一位留学生的经验介绍,指导我们在美国如何选车、买车以及各种注意事项。
买车篇
第一个问题,新车还是二手?
鉴于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是穷学生,买新车的概率实在不大,所以就默认买旧车了,so called used cars, pre-owned cars, second hand cars……
第二个问题,日车,美车,还是其他?
这是个永恒的主题,永远也不会有明确的答案的。主流一般是日本或者美国车,两者相互依存,各有其过人之处,而综合评价相当,如果其中一边突然强大起来,另一方早被灭了,对吧。所以其实纯粹是个人喜好,自己取舍啦。
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吧
我是有那么一点点民族主义的人,虽然我的相机也是Nikon,那是因为个人觉得非日系的相机差距实在太大了,但象在买车这样没有天壤之别的问题上,这个天平在我心中就完全倒向了美国车,而且是大幅度地倒了过去。当然,你没必要这么做,还是个人喜好。
接下来是安全性,普遍认为美国车好一些,一是因为美国车比较实在,钢板给得都相当的厚,车本身架子也很大,因此撞起来比较结实。另外一个原因, 我猜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胆小怕死,所以美国人设计的思维在安全上考虑得会更多一些,宁可车笨重点, 费点油,也要扛撞。而日本车更多地是标榜自己的经济性能,安全性能会相对差一些。我看过Youtube上不少汽车碰撞实验的录像,最牛的当然还是Mercedes Benz和Range Rover,但Ford和Chevy相对Honda,Toyota还是好不少的,车大不仅舒适,同时在车头扁的时候人也不会太扁。顺便说一句,求安全,绝对是买大车,最好是SUV,体积和质量在碰撞中起到的作用远大于什么安全设计,想像一下一辆中型卡车和顶级的Mercedes S600撞,有悬念么?
然后是经济性,包括油耗的经济性和价钱两方面。
油耗,中国我们说百公里耗油多少升,在美国叫做MPG(Miles per Gallon),就是一加仑油跑多少英里,你当然希望多一些。我算了一下,15MPG、20MPG、25MPG、30MPG、35MPG分别对应百公里耗油数是15.7、11.8、 9.4、 7.8、6.7。论MPG这方面,日本车无可争议地领先了。多数日车都可以跑到25-30MPG,而美国车大多停留在18-22MPG左右,在油价飞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放弃安全和舒适,屈从日本车也不是没有道理。另外,越小的发动机,一般来说越省油。虽然V8 4.6L听起来很拉风,但我当年的Lincoln只能跑到13MPG左右,而我同事比我还老的Honda Civic,可以跑到42MPG,自己算一下吧。
价钱,日本车也当仁不让地贵,尤其是在学生密集的地方,多数日本车比同档次美国车甚至贵一倍以上。对于一些极其受欢迎的品牌,比如Toyota Camry,经常处在有价无市的状态,一有人卖就会遭到哄抢。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好事,一旦你可以买到日本车,出手的时候不会遇到太大的麻烦,如果是美国车,比如我那个Lincoln,固然豪华,但廉颇老已,能不能找到好人家就很难说了。
可靠性,Reliability,个人认为,日本车之所以火并不是因为它省油,而是可靠。同年代的车,日本车跑到150K Miles(二十多万公里)一般问题不大,经常有看到日本车2XX K Miles还要继续卖的。相比之下美国车就很惨了,一般超过100K Miles就基本看不到了。原因何在?显然是都挂了,多数人买车图个放心,不愿意做把车送上西天的最后一任光荣车主对吧。不过我是个例外,我的Lincoln已经140K Miles了,我依然很满足地享受着,并随时准备送它上路,毕竟它一起玩大的同学们活着的已经不多了。如果一定要我建议里程数Mileage的话,我觉得日本车100K,美国车60-80K比较合理,基本保证不会让你成为最后一任车主。顺便感慨一下,日本人真的还是很牛的,20年前造的车现在依然活蹦乱跳,除了德国车,其他车只能高山仰指了吧。
兼容性,Compatibility,这倒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只要你没有特别的爱好,不要买那种20年前一共产了100辆的车,修车配件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我回国的梦想就是买个捷达,省油,配件满街都是,爽啊!我一朋友买了辆沃而沃Volvo,跟我说特别担心出问题,估计一修就是几千刀。我说这是行为艺术?答曰,低调奢华,汗。
主要因素大概就这几个,其他一些细节也倒值得注意,比如有的地方路况不好,可能会考虑买四驱,或者经常搬家,野营什么的就需要一个大后备箱的车,朋友多的话买空间大的车。(顺便说,我刚来的时候以为我朋友会很多,买了可以坐7个人的超级大车,结果99%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开着去上自习,悲哀啊。)
好,说半天理论知识,开始实战演习。
看车篇
看车也分两个地方,一是去卖车的地方买,俗称Dealer,或者从私人手里买,称Private Party,俗称Owner。Dealer一般情况下会比Owner贵1000左右,但好处是省事,他替你办一切手续,而且风险相对小一些,鱼与熊掌毕竟不可兼得,不过从Owner里买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毛主席的话,与人斗其乐无穷嘛。
先说Dealer,很直白,你找到Dealer的公司,看看他有什么车,挑一辆买了,交钱,走人,过两周他会把牌照什么的寄给你,在这期间你可以用他提供的临时牌照。我的福特野马Ford Mustang就是在Dealer买的,价钱比Owner还便宜一点,You know, it happens. 如果一定有什么注意事项,那就是,千万别被“转型”。如果你提前看好了Nissan,就一定要买Nissan那款,Dealer推荐什么也不听,一定要回头研究好了再来买。否则就象在海龙被骗一样,看的是Nissan,结果Dealer一忽悠看上一辆Honda,原价12K, 10K卖给你了,结果回来一查其实只要6K,这个算是奸商领域的金科玉律,屡试不爽的。
然后说从Owner买车,这就复杂了。
首先你需要知道去哪看车,全美国只有一个大家都去的地方,叫craiglists.org,进去搜你的地区,选cars and trucks,然后详细找你具体属于那个区,然后看每天大家放上来的车,其中有owner的也有dealer的,自己选择。我买的时候看了这个网站两个月,天天看,逐个分析,像征婚一样,认真地研究,终于等来了我的Ms.Right。所以个人建议不要心急,先看至少一个月的车再考虑买,不要充大头。
这里有一个必须要知道的细节,就是,骗子很多。区别方法很简单,如果卖车的不是Dealer,也没有留手机号,就不必往下看了,基本就是骗子了。他们手段其实很菜,就是跟你说他由于各种诡异的原因人在外地,车也在外地,你给他汇款然后他把车给你寄过来,他负责Shipping Cost,基本上就是让你先给钱,而且往往价钱非常低,一些菜鸟就这么被耍了。
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想明白,就是,如果这个车又便宜又好,会一直没有人买么?当然不会,因此结论是,看车只要看3天以内发布的,最多一周,再远的就不必看了,不是太差就是有一些奇妙的毛病在等着你。我记得我买我的Lincoln的时候,连看两个月车,在某一天晚上9点的时候它出现了,我马上打电话,9点20就成交,第二天试车,然后支票就写出去了。如果一辆车很不错,不惜一切代价地赶过去试了抓紧买,否则肯定被别人登先了。当年党员买车的时候我帮他去试,下午试了一大圈没问题,党员说明天咱们去做个机械检查我就交钱,车主说没问题,当天晚上就被别人买走了,心痛啊。
作为菜鸟,看到一辆车怎么判断它好不好呢?有如下几个标准:
1 网上估价
从craiglist上看到车的型号年代,Milesage以及车况,把这些信息输到网站里面,它会给你一个比较公正的交易价钱,分三档,Trade in是你把这个车卖给dealer的价钱,最低,Private Party是私人对私人的交易价钱,高一些,Retail是你从Dealer里买的价钱,显然最高。大家一般把它叫做kbb价钱,作为参考,多数情况下车主会说低于kbb多少多少钱,以示诚意。
2 汽车的各项记录
这是美国比较发达的一面,你可以查到车的所有记录。决定买车之前你可以找车主要VIN(so called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然后上Carfax网查这个车是否有各种事故记录,多数情况下是clean carfax,大家才会买,否则旦有一点问题,价钱上会低很多,因为谁都不愿意买出过事的车,哪怕是压到了一个大头针。而且,有事故记录的车很难买的,要低很多才行。Carfax这个网站是收费的,$25一个月,如果你买车的话也就一个月的事,就咬牙交了吧,属于必要的成本。
查Carfax的时候还会遇到另外一个术语叫做clean title,包含几个意思:
1 说明此车之前没有遭遇过重大问题,有的是flood, salvage title,说明以前经历过大修,绝对不买。
2 说明车主具有完全的占有权,full ownership,而不是正在贷款买的这个车,否则你买了还得还贷款,这就复杂了。
在carfax上还可以看到每一任车主对车的使用情况,值得认真研究一下,就象你会想要知道你女友以前的各任男朋友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