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商学院里的人情练达与世事洞明
回想起商学院里各式各样的课程,我最为钟情的当属组织行为学(简称OB)这一系列。说起来奇怪,中国人向来对OB课不是嗤之以鼻便是敬而远之,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种着眼于人际关系与所谓领导力的学习的软性课程对找工作来说没什么实际作用。不难理解,一样花了这么贵的学费,有可能的话大家都愿意把精力放在诸如财务和投资课程上。
我当时纯粹是抱着好奇心选修了一门初级导论,心想这种课程任务也不会太重,就当听听说书,调节一下生活好了。没想到选上的教授是个纯学院派,布置的阅读量奇大,我那时已上了差不多一年的课程,已自有对付的办法,准备随便读读,持着蒙混过关的心态。结果这门课的教授讲课虽然算不上精彩,甚至有些照本宣科式的乏味;但由于本身的内容是介绍OB学科的各种经典理论和心理实验给初学者,我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被深深地迷住了。破天荒地跑到书店把指定的辅助书全买了,一下子就是七本,当天夜里就像看小说一样开始阅读。“人的思维是怎样受心理模式影响的呢?”“为什么人们的成见难以改变?”“如何使你的故事打动听众?”“所谓的理性选择存在吗?”“群体效应对我们作决策有怎样的影响?”等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问题在我看来都比算现金流和建立财务模型有趣得多。原本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芝大基本教义中的跨学科学习理念在OB学派上发挥得尤为明显。该学科发展到今天实际上是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幸福学在一起,教育学生制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我初尝乐趣后,下一个学期决定继续选修芝大赫赫有名的华裔奚恺元教授的行为决策课。说起来,奚教授真是华人的骄傲,他的英语并不算非常流利,演讲方式十分平淡,语速与老外相比可以说是相当慢,而且长相平平无奇,两眼还是千度以上的深度近视,上课常常看不清谁在举手。但他的课是芝大商学院里可以排进每学期“最贵”的前五门,每次开课都座无虚席。我当时竞标了五轮,倾尽所有点数,依然一座难求,最后我只能去旁听。但即使是旁听,这怕是我听讲的最认真的课程了。奚教授果然有两把刷子,能以一种少见的冷幽默把决策涉及的行为心理元素阐述得极其明晰而发人深省,大家哄然而笑之余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与别的老师不一样,他不针对学生,却喜欢自嘲,总拿自己开涮。但恰恰是这种自嘲让人事后觉得他自信、有见地,但又毫无架子。第一堂课他介绍自己时就说,他是沦落来了美国,因为由于当年的深度近视,他没有资格参加中国高考,只能流放前往夏威夷大学读书。坏事亦是好事,一切皆取决于你的视角。奚教授调侃他的眼疾在美国可算符合特殊残疾人士定义,所有的朋友都乐于带他出去吃饭,因为残疾人士有专门的停车位,不用付钱,因此他口福不断。众人大笑,有一个学生不相信地问他“How far can you see?” 奚教授一抬头,答“I can see the sun”。大家对这种脱口而出的智慧赞叹不已。
看我这么起劲地上这门课,室友不禁好奇地问我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一时也答不上来,因为OB是一种认识世界与自己的方法,运用得好每天都可以有新的为人处事的变化,但确实没有堂而皇之的一二三四五可以说得上来。我们学到的大多是一些小小的处世原则:比如作为老板,你是发固定等额的工资呢,还是留一笔钱当奖金呢?OB告诉你人们对不确定性有期待,而对积极事物的期待本身就是愉快的过程。所以即使钱数相等,也建议留一笔作为意外的激励。但你要是想宣布一个坏消息,比如炒人,那就一天也不要多给雇员猜测,今天就当面开销了。这种小原则也可以利用在个人感情上,比如提前几个月告诉女朋友要去一个浪漫餐厅用餐,她可以因为这个期待一直高兴地生活这几个月,哪怕最后取消了,也已经为她营造了一段时间的乐趣。每次上课,我们就是在讨论诸如上述期待效应一样的各类原则,并分析其中包含的比较与对比原理、概率、回归平均、心理暗示等等对我们作决定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理清思维定势,扫除盲点,解除偏见。
我至今难忘的是奚教授最后一堂课的实验,往常他经常在上课之初让学生们现场就某个问题展开调研,并以此为引子来阐述这一堂课的观点。这一次,他是在最后十分钟才进行了这个实验。命题是让全班每个人自己想定一个由0到100中的数,然后你设想一下全班的平均数为X,最后你把X的2/3作为答案填下来上交。当场开验,猜中或者最接近实际答案的学生可以得到一瓶奚教授带来的私藏红酒。大家听后面面相觑,完全摸不着头脑,这算哪门子的问题!没有方向的我们,都大概填了一个数上交了。五分钟后,教授开始在讲台前拆开小纸片,让助教在黑板上登记数据。一开始都是一些50、22、67之类的数据答案,大家还是一筹莫展,这时教授叹了一口气,说“0,终于有人写了0”,然后黑板上出现了第一个0,接着一些别的高低数字,后面又出现了若干的0的答案。最终全班平均值大致在27左右,有两三位同学答案最为接近,有幸成为赢家。教授向他们表示祝贺,并送上了红酒,那几位同学为自己的幸运又兴奋又茫然,但大家心里依然不知道这一切是要说明什么。
这时教授公布了谜底,他指着黑板上那好多个0说:“每年我如果做这个实验,都总会有写零的学生,我想说这些学生永远做不了赢家”。大家都心头一震。然后教授又指着少数几个高于70的分值说,“这些人也很难赢,但是也许好一些”。大家大笑起来。这时教授说,“这个实验最核心的任务是请大家估测全班的平均数,即social norm是什么,猜得越准的人越接近成功。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了解到social norm大致在什么地方,并且他只需比此领先一小步,那么他就是这个社会的大赢家,众人都会当他是意见领袖。最难之处当然不是领先一步,而是清晰地认知你周围这个小社会的平均值是什么,不了解环境与态势的人无法成功。而我们的社会总有一些自认为极度聪明的人,就是这些零值选手,他们觉得依照纯粹数据归纳法的理性推断,所有的人的平均值就应该是0。然而他们不知道这个社会不会所有人,甚至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作出纯理性判断的事。所以靠纯理性行动的人在社会上永远赢不了”。这恐怕是我在商学院听到最为发人深省的结语了。我呆坐了半晌,回味着这个实验所揭示的哲理。脑子里竟一下子闪过哥白尼,是啊,如果领先于时代太多,下场竟然是被活活烧死。当然,我对其日心说对人类的贡献无意诋讽,只是这个时代的活法已然改变,我们不需要太多自命不凡的孤胆英雄。要有所成,就必须对自己和对环境有深刻的把握。萨特说,他人即是地狱,这句话我终于读出一些意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