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毕业院校及专业:国内TOP2本科,化学、经济学双专业
硬件条件:IBT:104,GPA:88,GRE:324
申请目标:美国经济学PHD/Master
录取结果: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PH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Master)
G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本科生一名,主修化学专业,辅修经济学双学位。我深入地跟G沟通了他的想法,他想读美国PHD的初衷,是觉得拿到PHD学位能让他回国内工作时更受认可;而PHD普遍的五年学制能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真正成为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我告诉他:有戏。但是保险起见,非常建议加申名校的Master项目作为保底。虽然G的背景不俗:名校毕业、不错的GPA成绩、GRE数学满分。但是1)每个学校的经济学PHD项目每年招生人数都非常少,区间大约在18-25人之间,有些项目比较小型的可能只招不足10人;2)G始终还是个小本生,在研究项目背景以及个人学术成就上还有欠缺,跟全球众多名校研究生申请人比起来可能会处于劣势;3)经济学只是G的第二学位,本科所修的学分比经济学本专业的学生要少一些。
因此,申请一些Master学校很有必要。而基于我对G自身背景的判断,他拿到一些名校录取应该不算十分困难。在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下关于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小科普,在经济学前30的名校里,有一部分学校是只开设PHD课程而不设有Master学位的。提供Master学位的学校也分两种:一种我们将其称为Terminal MA/Msc,意思是以Master学位为终端目标的的硕士项目,跟其他科目一般的硕士项目从性质上没有区别;相对地,另一种则是非Terminal的MA/Msc,学校官网就会说明这种学位是以为那种以PHD学位为终极追求的学生设置的,而通常这种硕士项目会更难申一些。经过详细地讨论与分析后,G决定接受我的建议进行硕博同申。
由于G对学校的选择比较重视,于是我们首先进行了选校工作,针对每个学校的特点以及录取难易程度进行了取舍。之后则是常规的文书准备,在文书中着重强调了G过人的数学能力及学习能力以弥补在经济学专业课及研究经历上的不足。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申PHD的特殊环节:套磁。套磁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具体怎么套、怎样算套到怎样算套不到,相信很多同学并非特别清楚。我给G发送了套磁指导,针对导师的背景给G做了选择导师的建议,并一步步指导他与导师进行联系。由于G比较配合,因此我们很顺利地在12月初就完成了所有PHD学校的申请,并进入了硕士项目的申请。
G首先收到的是杜克的拒信。然后接二连三又收到了斯坦福、康奈尔等名校的拒信,这对他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正当我们准备加申一些保底学校的时候,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Applied Economics项目给G伸来橄榄枝,这犹如给了G一颗定心丸。不久后,我们等来了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经济学博士录取!接着,BU的录取也来了……我相信,他一定能收获更多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