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同学
录取院校: 里海大学、马里兰大学、丹佛大学金融硕士、
申请背景:武汉大学;金融专业
基本成绩:GPA 3.7/4.0、TOEFL 103、 GRE317
在头脑风暴室内初次见到Q同学,我们对她的印象就很好,安静、温顺、乖巧的模样,应该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子,但也正因如此,她的不温不火似乎也给我们传达出一种淡淡的距离感。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和同事一面努力维持着和她沟通了解的节奏,一面试图从她的只言片语以及文字材料中挖掘引申出更多对她来说感兴趣且有话可说的话题。
Q同学告诉我们,大学期间,她偶然接触了心理学,而心理学对她的生活乃至价值观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金融,但她认为自己既然当初选择了金融这个学科,就应当坚持学好它,何况自己又并非不擅长,只不过她要的是一个充分的理由来真正说服自己的内心。
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她应该做她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自己与金融中具有人文关怀中的一面结合起来,而她对于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兴趣和认识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着手点。
在确定好这样一个文书写作立足点之后,我们建议Q同学合理安排考试,以申请美国TOP50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先考出TOFEL至少100, GRE 至少320的成绩;同时,努力刷高当时3.48的GPA。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她去商业银行的信贷部至少去实习一段时间,感受下真实的商业环境下金融机构处理相关事务和课堂上自己所参与的信贷评估案例有何不同。
明确了这一系列的目标后,Q同学所有的努力和坚持看上去更有动力了。在酝酿和写作申请项目的文书期间,我和Q同学,在彼此的启发下,对文书进行一遍又一遍得修改和润色,直到最后的成果另双方都很满意才肯罢休。
在所有申请材料递交结束之后,我意外收到Q同学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窝心的话语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存在的初衷吧:经验和专业引领学生们走过繁琐漫长的申请之路,助他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