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学
申请背景:内蒙古某重点中学
基本成绩:TOEFL: 110+,SAT I: 2000+
录取学校: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本科录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本科录取,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
获得录取时间:2010年5月
她,在城市长大,却在偏远地区支教快一年。这一年来,她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时光,更要默默忍受来自外界的猜测和压力。其间她为学生募集课内书籍,带领孩子们去他们向往的城市,她努力实现着孩子们微小的愿望,因为她知道,这些小小的梦想支撑着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
翻开王同学的文案资料,她最亮丽的一面,不是课业成绩或出国留学考试成绩,而是她的支教经历。不同于那些被我们视为体验生活、略带旅游性质的短期边远支教,王同学坚持了将近一年。就像她在提供给我们的资料中阐述的那样,她早已把边远支教当作一份事业在进行。
高中时期王同学就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带领同学一起去给偏远郊区的孩子上课,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带去好吃的。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她逐渐意识到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师资的匮乏和孩子们对学习的热忱与执着,而短期的支教行为起到的作用并不如想象中满意,在这个时候她就萌生了深入偏远山区,长期支教的想法,这个想法到她高中毕业前更为强烈,但在决定进行长达一年的义务支教之前,她也曾彷徨犹豫过,冷静地思考过后,她坚定了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去做的:山区孩子的教育,以及她心中高中时期就播撒下的美国留学梦。
于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高中毕业就去支教,到偏远山区为孩子们奉献她的知识,她的青春。一年的时间里,她帮助联系当地教育部门,争取教育资金,招募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在山区执教。慢慢地,山区小学变热闹了,孩子们也变得更开朗了。此时的王同学心中的留学梦再次被点燃。
她和她父亲来到公司向我们叙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的成长经历,而她希望去美国学习教育专业,回国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深深打动了我们。王同学一年的Gap Year在申请的时候看似是她的申请劣势,实则是她区别于其他申请人之最大亮点所在。在申请材料准备的时候我们重点让王同学阐述她在山区支教时的亲身感悟和对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思考,同时我们也积极联系支教的小学校长让其为王同学亲自写一封推荐信。但申请的过程也伴随着坎坷,美国名校很难相信一个中国学生会为了信仰的教育事业而在偏远山区支教长达一年的时间。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去考察我们的申请人,王同学被放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Waiting List上。经过寄送哥大要求的额外书面材料以及电话面试之后,王同学最终顺利被哥大录取。
在哥大给王同学的E-mail录取通知书上这样写着:“We are particularly impressed with your subsequent commitment to teaching in rural and underserved areas, and of course by your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as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