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不但是欧美国家的专用,有些其他国家的词汇也会进入到英语中,有些英语单词也会有古意今用产生两种不同的意思,下面为大家带来这方面的知识。
(1)在连续不断听各种各样的英语题材中解决疑难问题。例如 VOA I980年在播送military junta(南美各国政变后上台的军政府)中的iunta一词时,词中的j发h的音。根据这个发音在词典上查不到,请教别人也得不到答案。 1981年某日的VOA节目专门回答了听众提出的这一个语音问题,才知道是junta这个词的一种异读。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敲。现代信息社会的语言发展很快,新词层出不穷,经常会碰到一些词典里查不着的词,或者一个老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新的释义等等。碰到这种情况,除了向别人请教外,只有靠自己独立判断了。所以这种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判断新词的意思(或者词的新义)的做法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锻炼一种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必须具备的猜测词义的本领。
例如demagnetize一词在词典里只有“去磁、消磁”等解释,但是在报导古巴外逃难民去美国的消息里用了此词,显然不会与,‘去磁、退磁”有关,但是词典里没有别的解释。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查 “magnetize”的解释,其中有“吸引”之意,据此可以推测出应该做 “使失去吸引力”解。
又如1994年8月间在报导美国的棒球队员罢工时突然出现 salary cap的说法,词典里查不到。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出来是限制队员工资的意思。后来的消息中又用了The players feared the owners would finally impose a salarv limitation next season 的说法,证明推测是正确的。
美国邮局的劳动强度大,条件差。1991年发生一邮局工人因劳动待遇差又被解雇而枪杀他人的事件。此后就有going postal 的说法,表示对于工作条件和待遇极度不满。
所以在听懂上下文意思的情况下要敢于发挥,而不拘泥于词典里是不是有此解释。退一步说,即使自己的推测与分析木合适,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反正你从其他词典里找不到合适的解释。何况随着水平的提高,认识也会不断提高,可以找到更贴切的解释。
考生在面对这些陌生的词汇时,只要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推出这个词的意思了。
>>点击查看托福听力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托福听力练习见效慢耗时多问题如何解决?
托福考生总是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备考或是看到比较明显的能力和分数上的提升,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托福听力,见效慢耗时多的问题在考生中相当普遍。如何才能突破瓶颈提升托福听力分数?本文将为大家介绍3个实用方法。
- 巧妙把握“插入信息” 直击托福听力考点
- 托福听力为什么34道题满分只有30分?
- 延禧攻略之托福听力大改造
- 托福听力如何快速突破25分?6个高效训练备考方法逐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