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三代横空出世 十五六岁掀起留学潮

所属专题:英国留学  来源:    要点:英国留学生活  
编辑点评: 富三代横空出世。16岁的俞越(化名)快步踏上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的讲台,他是“未来企业家社会责任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我们的大学教育明显存在不足,这是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原因。”周立伟分析,美国的精英教育则因其历史漫长,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而备受人们的追捧。

“一些大学的录取人员明确地说,他们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旅美学者薛涌在他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一书中说。

他还说,那些美国孩子,跑到贫困社区志愿服务,或者到国外旅行,开开眼界,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这样的要求,恰恰是对一个未来企业领袖的要求。”周立伟认为,这是将富二代或者富三代送往美国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个关键提升点。

“我看到那些孩子的手,都是黑黑的,他们很好奇我们从哪里来,很愿意听我们讲述外面的世界。”当俞越和他的几位同学一起,坐了七个小时的巴士进入川滇交汇处的大山深处的达祖小学时,他被震撼了,那些他完全想象不到的生活,突然出现在眼前,他一下子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接下来的一天,这支队伍又翻山越岭走了三个小时,进入到大山更深处的匹夫小学。一开始叫苦,有些不情愿的孩子们,默默地收起了抱怨,开始帮忙打扫教室,摆整齐泥土地上的课桌,挂上他们背来的木牌,将书本玩具送到那些刚刚开始学习普通话的孩子们手上。

“如果没有教育,他们的命运也许无法被改变。”俞越说。

“我和外公、父母很多次讨论过‘富二代’的声誉问题,那些飙车、露富的做法,并不具有代表性。”俞越的表情有着超出他年龄的严肃。

邓成和黄志则利用春节假期和周俊一起去了尼泊尔徒步。“户外精神能够帮助人们锻炼意志,从自然中获取力量。”

这些阅历,最终将写入他们的简历,成为竞争的强有力筹码。

但对于周立伟而言,这并非全部。“上述训练,更多的着眼于领导能力、责任感和视野的培养,而我们另一条主线,则是学术能力与知识视野。”

周俊承认,有相当一部分富二代因为种种原因,被“拔苗助长”。但他们并不乏学习的热情,也不乏理想。

“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更多的是从人文素养上考察一个学生的素质。”周立伟为学生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等都名列其中。

经典名著的阅读,伴随着这些孩子的每个周末。“更好的方式是利用空缺年(Gap Year,即美国高中生升入大学前要有一年时间用于游历、打工、慈善工作的时间)来系统学习,但对中国家长而言,专门用一年时间学习和增加阅历不太被接受。”

除此之外,一些关于商业、气候变暖、环境、人类等等的话题性讨论,也被作为他们的修读课程。

“我们不想让他们只是捐钱,也希望他们思考和讨论,和周围的孩子们,以及父母。”周立伟说,“未来他们将掌握财富,因此必须让他们很早就知道,该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财富。”

小编补充:

富三代名词解释

“富三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该栏目对“富三代”的定义是:80年代出生,继承过富二代的亿家产,他们被称为富三代。 指的是我国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孙子,如今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

>>点击查看英国留学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英国留学生活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留学热帖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