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差异漫谈:“创”与“造”须有机结合

所属专题:美国留学  来源:    要点:美国留学生活  
编辑点评: 从表面上看,中国老师的教学效果明显胜于美国老师,因为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但是,中国孩子的个性,创新潜能就是这样泯灭的。

在印象中,美国教育崇尚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完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老师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以前我总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的,主要是看教师怎么教,怎么引导。而黄老师否定了这种说法,他给创造性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创”和“造”是两个方面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所谓的“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造”就是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地想入非非。既然创造性或创造力是不能教的,要培养学生这种创造的特性和能力,就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创”,在“创”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得上“造”。如果教师总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那么我们就已把“创”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造”。所以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是培养出来的。是的,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正如美国教授说的“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描述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怎样教孩子们画苹果的故事——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这样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而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老师把这些苹果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这是中美老师怎样教学生画苹果的故事,从表面上看,中国老师的教学效果明显胜于美国老师,因为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但是,中国孩子的个性,创新潜能就是这样泯灭的。再如“雪化了变成了什么?”一位学生写到:“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对。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中国千人一面的“工业标准化教育”,只能抑制孩子创造的天性;而美国的个性化教育,才能激活人的创造潜能。

黄全愈老师出身于教育世家,他在中美两国都教过书,跨文化的经历,使他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发,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考,形象而系统地展现给家长。中国的中学生可以屡获国际奥林匹克奖,但是成年人中,却没有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也是我们国人应该反省的。我也希望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孩子能够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

>>点击查看美国留学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美国留学生活信息由沪江留学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